酸性染料歷史、特點及分類
傳統的酸性染料是指染料結構中含有酸性基團的水溶性染料,通常在酸性條件下染色。
1、酸性染料的歷史:
1868年,出現了zui早的酸性染料三芳甲烷類酸性染料,其染色能力強但牢度欠佳;
1877年,用于羊毛染色的Di一只酸性染料酸性紅A合成,其基本結構被確定;
1890年后,蒽醌結構的酸性染料發明,其色譜也越來越全;
至今為止酸性染料已有近幾百個染料品種,被廣泛的應用于羊毛、真絲、錦綸等纖維的染色。
2、酸性染料的特點:
酸性染料中的酸性基團一般以磺酸基(-SO3H)為主,以磺酸鈉鹽(-SO3Na)的形式存在于染料分子上,也有個別染料以羧酸鈉鹽(-COONa)為酸性基團。其特點是水溶性好,色澤鮮艷、色譜較全,分子結構相對其他染料比較簡單,染料分子中缺少較長的共軛連貫系統,染料的直接性較低。
二、酸性染料分類
1、按染料母體的分子結構分類:
偶氮類(占60%,廣泛的色譜)
蒽醌類(占20%,主要是藍、綠色系)
三芳甲烷類(占10%,紫色、綠色系)
雜環類(占10%,紅色、紫色系)
2、按染色的pH分類:
強酸性浴酸性染料:染色pH值2.5-4,日曬牢度好,但濕處理牢度差,色澤鮮艷,勻染性好;
弱酸性浴酸性染料:染色pH值4-5,染料分子結構中磺酸基所占比例稍低,因此水溶性略差,濕處理牢度好于強酸性浴染料,勻染性略差。
中性浴酸性染料:染色pH值6-7,染料分子結構中磺酸基所占比例更低,染料溶解度低,勻染性差,色澤不夠鮮艷,但濕處理牢度高。